您可以输入30

金融市场

您所在的位置:
周期回暖 融资分化
 

  近几日周期股又卷土重来,以“黑色系”为代表的资源品脱颖而出,成为引领行情的重要热点。不过在这轮行情中,向来嗅觉敏锐的两融资金却态度犹豫,做多化工、钢铁品种的同时,大举抛售有色和采掘股;与此同时,布局重点呈现向电子、通信等消费类行业倾斜的特征。在当前市场量能十分低迷的情况下,融资阵营对周期品的态度分化,不仅拖累相关板块走势,对刚刚好转的指数回升势头难免也带来一定压制。

  余额四连降

  截至9月26日收盘,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报9881.63亿元,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出现下滑。至此,相较9月20日创下的9976.62亿元阶段新高,两融余额已经累计回落94.99亿元。

  具体来看,当天沪市两融余额报5835.27亿元,环比下降11.88亿元;深市两融余额报4046.36亿元,环比增加2.99亿元。融券方面,当天市场卖出量为0.99亿股,偿还量为0.86亿股,由此融券余额从45.08亿元小幅攀升至45.25亿元。

  总体而言,融券余额环比小幅增长,规模总量仍处于三季度以来低位,短线虽然看空情绪有所升温,难以对市场形成实质性冲击。值得注意的是,沪市和深市两融余额一降一升,从历史上看,这种背离情况出现的次数并不多,在两融总量维持高位的背景下,这种分化释放出几重信号:一是上周大盘连续回调,令市场谨慎情绪得到快速释放,当前投资者风险偏好要强于预期,尤其对于风格相对激进的融资客而言,一旦场内出现新的热点,或者指数短线超跌,博取超额收益仍是一时之选;二是两融余额大踏步增长始于9月,其布局依据是8月强势行情还会延续,“金九银十”预期可期,而从指数表现看,9月以来大多数时间里,大盘维持横盘整理态势,而中旬起更选择向下筑底,这导致加仓资金同时遭遇高企融资成本和账面浮亏的双重“打击”,特别是那些以大金融品种为主要加仓对象的投资者,由此形成两市余额表现的差异。

  另外,Wind数据显示,9月26日市场融资买入和融资偿还规模分别为374.54亿元和383.60亿元,双双降至8月末以来最低点,两融主力的观望情绪彰显无遗。

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,仅供参考,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。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(或声称造成)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,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(摘自中国证券报•中证网 2017-09-28)